讀書時期很喜歡勞作,美術課。喜歡沈浸在一件可以讓自己靈魂灌注的事情裡。不在乎「浪費了」幾天幾夜。

慢慢的,學會機會成本概念。慢慢的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在做一堆沒人在乎的手工。反正怎麼也不會出名,也沒有收益。於是停止了小時候的自以爲感覺良好。

畢業後入職場工作,因為公司制度的關係有機會跟著到處出國。除了同事也和朋友。可能個性使然,總之有約有行。只要能力所及,那裡都及,不論國內外。

那時少女心,除了玩樂也愛生活小確幸。一個早午餐、下午茶或一場電影、演唱會,都能很像很有什麼的開心很久。

後來不知怎了,生活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但過去這些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似乎已沒有相同的功能。生活像沒有情緒沒有心跳一樣————————一條線。

妳知道生活有點問題了,但不知道哪出了什麼問題。於是裝傻擺爛,讓時間就這麼流走。一切肯定是陰天雨天的關係,肯定是生理週期的問題。反正都是「別人」的問題。一定。

但是自己知道生活漸漸「空洞」,這空洞的週期越來越頻繁。於是找專業課程進修、找講座活動參加、加減強迫自己閱讀,消極的去試試不一樣,一切世界看起來有意義的行為伺候著自己。透過行程塞滿,頭腦塞滿好彌補這個「空洞」的感覺。

兩年多前,甚至開始協助家裡務農。於是又開始了天馬行空和現實的交戰。邊做著沒有什麼產能的種植,邊自疑「做這件事,有沒有效益?能為我帶來什麼效益?」

這和一切社會教會我的不斷在內心衝突著。

  

前兩週在書局翻到這本看似勵志,實屬心理學書籍。翻了幾頁,內心嘆著:「這不就是我內心憂煩的解答嗎!」

但我覺得標題有點侷限了,是說我也不知道下什麼標會更好。

文中一開始就提到,亞洲華人教育方式從小到大你都沒能選擇。我們只要按照制度:國小、國中、高中然後大學。簡單的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不讀的都是壞掉了。

所以我們按照制度,以致畢業後不會選擇也不知道如何找尋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

社會告訴我們的工作=有前途,其實誤會了「工作」這個詞。早期人們工作是一件事從頭做到尾,雖然辛苦,但是完成時的成就感和過程中的思考與細節能療癒生活與大腦。工業時代來臨後,強調專業分工,追求「經濟效益」,導致勞動力細化,人類在「產線」中,做著同一個動作。於是喪失了思考環節。勞動完只想躺著不動以緩解疲累。於是漸漸遠離了能夠沉思的生活部分。於是遠離了感受生活。

我們像個機器人,週而復始。

最近,週遭很多朋友漸漸需要去看心理醫生。透過聊天,談論心理醫生給的回應和聆聽。雖然是第三人,但自己總也透過朋友們的分享而被療癒著內心。

我們透過書本和案例得到專業的角度進行一些觀念上的修正,得以釋放自己和社會套住的框架;適當的紓解而得以讓自己有空間的往認識自己內心的生活方式去執行以予重新開始。

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怕麻煩,沒有效益論,就是徒手去完成這份「工作」。並重獲能沉思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zyC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